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适宜品种
选择抗病、优质、高产、耐贮、商品性好的931、高温15品种。
栽培技术
1. 林地的选择与拱棚搭建
(1)林地的选择
选择地势平坦,交通便利,林木覆盖率达35%以上,呈典型的植物多样化,土层厚度40厘米以上,疏松的壤土的地块,沙壤土,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。水质纯净,地下水源充足,空气清新,大气质量稳定,生长3~5年以上速生林地,行间距以5~10米为宜。
(2)拱棚搭建
在林下行间搭建简易的拱棚,拱棚规格为宽5米,高2米,长50米。建造时先搭床架,做3个床架,两边宽各0.8米,中间宽2米,两床架之间留70厘米走道。规格是距地面高25~30厘米,每20厘米用14号铅丝纵向拉紧,床架4、10趟铅丝。两端用地毛固定。用8米长薄壁铁管,做成拱形,插入地下基座上,每3米用12号铅丝连接固定,上覆8米薄膜。每棚造价3000元左右,可放入菌棒5000个。
2. 茬口安排及菌棒制做
(1)茬口安排
出菇期安排在3~12月两季栽培,制棒时间在11月份至翌年5月底前。生产高温品种(武香一号,931等)菌龄80天左右可进入出菇期5月~10月初出菇结束。4、5月份生产低温品种(939、庆科20、868等)菌棒接种后渡夏,于10月至12月出两茬菇,菌棒在林下越冬,翌年3~5月再出2~3茬菇,而后接高温菇。这样一年有9个月的出菇期,越冬期3个月休眠。使林下种植实现了两季、高效栽培。
(2)菌棒的制作
选用栎树或果树等硬杂木木屑,粗细适当,干燥,不霉,陈料最佳;棉籽壳要新鲜,不霉变;麸皮要新鲜、不霉、无虫蛀。配料为:木屑70%~80%,棉籽壳10%~15%,麸皮10%~15%,石膏1%,白糖1%,防污剂0.5%,料︰水=1︰0.8~0.9。上述各种原料要准确称量,反复搅拌均匀,加水量适宜。料袋规格为55厘米×15厘米×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香菇专用套袋(折角袋),每袋约装干料1千克,湿重1.5~1.8千克。装袋、灭菌、接种同常规栽培。
3. 栽培管理技术
(1)春季管理
春季气温逐渐回升,此时主要的工作是养菌和转色。菌棒接种后待菌种吃料半径达3~5厘米开始翻垛,井字型排放菌棒,发菌时将温度控制在30℃以下,及时通风换气。大约经过40~50天发菌至基本满袋(两端差3~5厘米)要及时将菌棒运入林下拱棚内,香菇菌棒交叉斜靠于床架的铅丝上,菌棒与地面的夹角以不大于15度为宜,菌棒之间10厘米。同时要采用微孔通气,每棒用小钉刺孔100个左右,孔深0.5厘米,加快生理成熟和袋内转色。
(2)夏季管理
①在自然情况下,菌龄80~90天转色4/5以上,就可脱袋出菇,脱袋前依菌棒长势和气候特点进行适当惊菌,力度要掌握好,用大水在早晚重喷两次连续2~3天,目的是加大温差刺激和增加空间相对湿度,3天左右袋内可见有菇头露出要及时脱袋。脱袋后用大水冲洗菌棒1次,洗掉代谢产生的黄水防止霉菌感染并加大温差刺激。以后维持好湿度(用微喷调节)、温度及时掀棚膜通风换气。正常情况下,菇蕾即可大量发生,当菇盖菌膜拉开,开伞前要及时采菇分级存放,上市销售。
②出菇期间加强温湿管理。拱棚的塑料膜白天掀起,夜间放下,利用微喷设施及时喷水降温、增湿,创造一个最高温度在33℃以下,空气相对湿度在80%~90%的出菇环境。一般每天喷水3~4次,中午温度高时应加大喷水次数。遇到阴雨天气,要首先停止或减少注水,以免刺激过大,出菇集中;其次放下塑料膜以防雨水冲刷菌棒,影响出菇品质。
③7月由于天气闷热潮湿,加大通风,控制喷水量,以保住菌棒为主。此时极易发生绿霉感染,及时用绿霉净喷洒,即可有效消除杂菌影响。
(3)秋季管理
9月气温逐渐降低,空气温湿度变化较大。当夜间温度低于20℃时,放下拱棚塑料膜,以利保温、增湿。随时掌握天气变化,多风、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,保证空气相对湿度80%以上利于出菇。随着菌丝体代谢减缓,养菌时间、出菇时间、出菇过程相对应延长,注水量控制在出菇菌棒重量的40%~50%,以利养菌。当菌棒生产4~5潮菇后,棒体缩小、干瘪,出菇个头小,菇盖薄,说明养分已耗尽,此时出菇结束。对于到了深秋仍有出菇能力的菌棒,采取移到暖棚内出菇,或来年温度上升后再出菇,实现菌棒出菇生产最大化。
4. 采收
人工采摘果面洁净、成熟适度的果实。挑除伤菇、畸形菇、特大特小菇,只保留大小均匀一致的优质香菇,然后将挑选好的香菇用专用泡沫网袋包装保护,然后装箱。
5. 小结
林下间作香菇,实现了食用菌向其天然产地(森林)的回归,生产环境优于传统生产模式。而且投资小,管理简便,效益高。
林下闲置土地得了高效利用,通过种菇使之变成了能获高收益场所。
提高了香菇的品质,弥补了高温季节市场鲜菇供不应求的矛盾。由于有了林木天然遮阴、降温天然屏障,使设施投入成本大大降低。高品质香菇的比例增加和市场紧俏及提高了生产者的经济收益。
促进了速生林的生长,净化空气,改善环境。林下有了菌体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促进了林木光合作用,种植香菇后由于经常喷水、施肥,使速生林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,是一种良好的林菌双赢模式。